“让传统活在当下,让国潮浸润小镇” 是活动的灵魂,我们围绕 “国风元素” 与 “潮流设计” 的碰撞,打造六大功能区,让每一处场景都充满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:
入口迎宾区・国潮山门:小镇主入口搭建由传统牌坊与霓虹灯组成的 “国潮拱门”,牌坊顶端悬挂着 “旅游小镇国潮嘉年华” 的烫金大字,两侧立柱上是 “非遗活化”“国潮新生” 的对联,柱身缠绕着红灯笼与 LED 灯带,白天古色古香,夜晚流光溢彩。游客签到时可领取 “国潮探秘手册”,内含小镇地图、市集代金券(80 元)、非遗体验券、集章任务卡,完成 5 个区域打卡可兑换 “国潮大礼包”(含汉服发簪、非遗剪纸、小镇定制书签、商户折扣券)。地面绘制 “国潮轨迹”,用朱砂红与靛蓝色粉笔勾勒出祥云、如意、二维码的图案,引导游客走向不同区域,沿途设置 “国潮语录” 地贴(如 “老手艺里藏着新潮流”“在小镇遇见古今碰撞的惊喜”),瞬间拉满文化氛围。
国潮市集区・非遗好物街:核心街区两侧设置 60 个市集摊位,按 “非遗手作”“国潮文创”“国风美食”“潮玩跨界” 分类布局,每个摊位都采用木质货架与传统纹样装饰(祥云、回纹、龙纹),摊主统一穿着汉服、马面裙、改良旗袍等国风服饰:
非遗手作区:聚集非遗传承人,展示并售卖苏绣、剪纸、皮影、陶艺等传统手作,现场设置 “非遗体验台”,游客可跟着匠人学习 “5 分钟剪纸”“简易陶艺拉坯”,亲手制作的作品可带回家作为纪念。
国潮文创区:独立设计师带来融合传统元素的潮流产品,如 “山海经” 主题潮玩、书法字体 T 恤、青花瓷纹样耳机、故宫猫联名周边,部分摊位提供 “国潮 DIY”(如定制印章、手绘团扇),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国风美食区:推出 “传统新做” 美食,如荷花酥、定胜糕等中式糕点的创意口味(抹茶味、芝士味),“国潮饮品”(枸杞拿铁、陈皮气泡水、桃花酒),摊位设计成 “古代食盒”“酒肆” 造型,服务员穿着店小二服饰吆喝叫卖,增添互动趣味。
潮玩跨界区:售卖 “国风 + 科技”“传统 + 街头” 的跨界产品,如汉服造型的盲盒手办、京剧脸谱的滑板、榫卯结构的拼装玩具,设置 “国潮打卡点”(古风背景墙、AR 换脸装置),游客可拍摄 “穿越照”(现代服饰与古镇背景的碰撞)。
国风舞台区・古今剧场:河畔广场搭建 “双面舞台”—— 正面是古戏台造型,雕花栏杆与琉璃瓦尽显传统韵味,背面是 LED 大屏,可切换现代光影效果。每日 11:00-12:00 上演 “非遗专场”,昆曲、皮影戏、民乐演奏轮番登场;15:00-16:00 是 “国潮新势力” 演出,国风电音、汉服走秀、戏曲 rap 等创新表演引爆全场;20:00-21:00 播放 “国风电影”(如《大鱼海棠》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),游客可坐在石阶上或自带的小马扎上观看,感受 “古戏台看新故事” 的独特体验。舞台周边设置 “国风互动区”,游客可参与 “汉服租赁”(提供 50 + 款汉服与配饰)、“古风妆造”(专业化妆师打造国风妆容),变身 “古人” 逛小镇。
非遗工坊区・手艺课堂:小镇百年老宅改造的 “非遗工坊” 内,开设 4 个沉浸式体验课堂,每日限量预约:
刺绣课堂:苏绣传承人教授 “基础针法”,学员可完成一幅简单的刺绣小品(如花朵、蝴蝶),材料费含在体验费内。
陶艺课堂:陶艺师指导制作 “小镇主题陶器”(如印有古镇牌坊的茶杯、河畔游船造型的摆件),作品可现场烧制,3 天后邮寄到家。
剪纸课堂:剪纸艺人讲解 “吉祥纹样” 的寓意,教大家剪 “福字”“窗花”“小镇剪影”,适合亲子家庭参与。
戏曲课堂:京剧演员教学 “基础身段” 与 “经典唱段”(如《贵妃醉酒》选段),学员可穿上戏服拍照,感受戏曲魅力。
国风演出:传统与现代的碰撞
“国风电音之夜”(每日 20:30-22:00):古戏台变身 “电音舞台”,DJ 用古筝、二胡等传统乐器采样制作电子音乐,搭配古镇的夜景灯光与河畔倒影,营造 “古典韵律 × 电子节奏” 的震撼效果。邀请国风 rapper 演唱原创歌曲(如《小镇故事》《非遗新说》),歌词中融入小镇的历史典故与非遗元素,让游客在律动中感受文化的活力。现场发放 “荧光祥云手环”,观众可跟着节奏挥舞,形成 “古今交融” 的视觉奇观。
“汉服巡游大典”(每日 14:00-15:00):由 100 名汉服爱好者组成 “国潮巡游队”,沿核心街区行进,队伍中既有身着秦汉、唐宋、明清等不同朝代服饰的 “古人”,也有穿着改良汉服、国潮时装的 “潮人”,沿途表演 “古风舞蹈”“传统礼仪展示”,并与游客互动(如合影、赠送小礼品)。巡游终点在河畔广场举办 “汉服 T 台秀”,专业模特与游客共同展示汉服之美,评选 “最佳国潮造型”,获奖者可获 “非遗手作大礼包”。
“非遗戏曲新唱”(每日 10:00-11:30):邀请戏曲演员与现代音乐人合作,对昆曲、越剧、黄梅戏等经典剧目进行创新改编,如用流行唱法演绎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用摇滚编曲搭配《穆桂英挂帅》,让传统戏曲焕发新活力。演出间隙设置 “戏曲知识问答”,答对者可获 “戏曲脸谱挂件”,增强观众的参与感。
国潮互动:沉浸式文化体验
“小镇寻宝记”(全周期):游客凭 “国潮探秘手册” 参与 “国潮寻宝”,在小镇的古桥、老宅、古树等标志性地点寻找 “隐藏线索”(如刻有非遗图案的石碑、贴有国潮贴纸的灯笼),解开线索可获得 “国潮印章”,集满 6 个印章可兑换 “小镇限定纪念品”(如非遗大师制作的小镇微缩模型、国潮主题明信片)。寻宝过程中,游客可深入了解小镇的历史文化,感受 “边走边学” 的乐趣。
“亲子国潮工坊”(每日 9:00-11:00):在非遗工坊区开设 “亲子专场”,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 “国风手作”,如 “父子合作陶艺”(父亲拉坯,孩子彩绘)、“母女剪纸”(共同创作 “全家福” 剪纸)、“家庭风筝绘制”(在风筝上画小镇风景与吉祥图案)。完成作品的家庭可参与 “亲子国潮秀”,展示手作成果并讲述创作灵感,优秀作品将在小镇展览馆展出 1 个月。
“国潮美食节”(全周期):小镇商户推出 “国潮限定美食”,如 “古镇游船茶点套餐”(搭配昆曲表演)、“非遗小吃拼盘”(汇集各地非遗美食)、“国潮鸡尾酒”(用桂花、青梅等中式原料调制)。每日 12:00-13:00 举办 “美食制作体验”,游客可跟着厨师学习 “包粽子”“做月饼”“酿米酒”,体验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,成品可现场品尝或打包带走。
小镇文化:历史与国潮的融合
“小镇故事分享会”(每日 16:00-17:00):邀请小镇老居民、非遗传承人、国潮设计师讲述 “小镇与国潮的故事”,如 “老宅里的非遗传承”“从传统手作到国潮品牌的蜕变”,现场设置 “故事收集箱”,游客可写下 “我与国潮的缘分”,优秀故事将被收录进《小镇国潮故事集》,作者可获 “文化传播使者” 证书。
“国潮摄影大赛”(全周期):游客拍摄活动中的国潮场景、汉服造型、非遗手作、小镇风光等,上传至小镇公众号参与评选,每日评选 “最佳国潮瞬间”(获当日餐饮免单券),活动结束评选 “国潮摄影大师”,获奖者可获 “小镇年度免费入住券”(限古镇民宿)与非遗手作课程年卡。专业摄影师会在现场开设 “手机摄影技巧课”,传授 “如何拍出国潮大片”(如利用古镇建筑线条构图、捕捉汉服飘动的瞬间)。
“非遗市集拍卖”(活动最后一天 15:00-17:00):举办 “非遗珍品拍卖会”,拍品包括非遗大师的代表作(如苏绣屏风、陶艺花瓶)、小镇特色文创(如限量版小镇地图、国潮联名产品),起拍价从 100 元到 10000 元不等,所得款项的 10% 捐赠给 “非遗保护基金”,用于支持小镇非遗传承。拍卖前设置 “预展环节”,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拍品,听传承人讲解背后的工艺与故事。
商户参与奖励:小镇商户参与市集嘉年华,可获 “国潮商户” 认证,纳入小镇官方推荐名单;活动期间销售额前三的商户,可获 “年度国潮合作伙伴” 称号,次年入驻享租金 8 折优惠,并免费参与小镇其他活动。跨界合作机会:国潮设计师与小镇非遗传承人可申请 “联名合作计划”,由小镇提供场地与资金支持,开发 “小镇专属国潮产品”(如印有小镇风景的苏绣围巾、以古镇建筑为灵感的陶艺茶具),产品利润按比例分成,助力传统手艺商业化。
客流共享计划:活动期间,小镇统一发放 “国潮打卡护照”,游客在不同商户消费可集章,集满 8 个章可兑换小镇文创,促进商户间的客流互通,提升整体销售额。
便利服务:提供 “国潮接驳车”(往返于小镇入口与各景点)、免费行李寄存、汉服租赁(含化妆造型)、婴儿车与轮椅租赁服务;设置 “国潮休息区”(古风布置的凉亭与座椅),提供免费茶水与扇子,供游客休憩。
文化讲解:安排 20 名 “国潮讲解员”(穿着汉服的专业导游),提供免费讲解服务,介绍小镇历史、非遗知识、国潮产品背后的故事;在主要景点设置 “AR 讲解牌”,扫码可观看非遗技艺演示视频与小镇 3D 模型。
安全防护:安排 30 名安保人员与 10 名医护人员全程值守,重点区域(如戏台前、市集拥挤处)增加巡逻频次;检查所有手作工具的安全性(如剪刀、刻刀等锋利工具由专人管理);餐饮摊位需出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与健康证,确保食品安全;夜间加强灯光照明与监控覆盖,保障游客夜游安全。









